水文文化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水文文化 >> 水文文化正文
观天测雨100年
罗泽民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砥砺前行。一百年来,山西水文人战胜千难万险,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今天要讲述的是设置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老城区的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雨量站,新绛雨量站。它设立于民国时期的1921年,几经战火,资料依然留存,几经变迁,测站仍然延续………

1921年—1954年,风雨飘摇

新绛雨量站设立时,正处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新绛雨量站于1921年设立,并开始观测降雨要素至1926年。

19267月,北伐战争开始,19286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在中国的统治最后结束。这一时期国内动乱、战争频发,导致国内许多基础设施遭到毁坏,水文观测也一样难以幸免,这一期间新绛雨量站也不得已停测,直到1932年复测。

1932年新绛雨量站恢复观测,直至1937年。在这期间发生了1932128日午夜的一二八事变,193358日,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成立。193777日的卢沟桥事变!在这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很难想象在那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水文前辈是如何坚持工作并能完整的将宝贵的水文数据保存下来,在此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接下来的16年里(1938年—1954年),中国正处在一个水深火热的战争时代,1937年—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长时间的战争导致国家得不到发展,社会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生存环境中,生产资料遭到严重破坏,国家机构不够健全稳固,在此环境此时期内,国家各项基础学科得不到保留,水文监测被迫中断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们拥有了独立的主权,从此我们站起来了,但是19506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07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195010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于1953年最终取得胜利。次年也就是1954年新绛雨量站停测16年后终于恢复观测。

图1  新绛雨量站(1921年—1954年)旧址

1954年—1990年,欣欣向荣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全国水文站网开始规划建设,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我省也热情高涨的投入到了水文战网的规划建设中。1954年新绛雨量站正式复测,测站位于新绛县老城钟楼西南,观测员由新绛西街学校李如桓老师兼任。由于站点离李老师家较远造成观测不便,次年上级机关决定将测点迁往李老师院内。共累计观测36年。就此这个默默无闻的人便一手捏着粉笔,教书育人,一手又拿着量杯,观天测雨不留名。

图2  新中国成立后新绛雨量站第一任观测员李如桓(最后一排左三)

李如桓,1927年出生,新绛县西街学校教师,1954年开始兼任新绛雨量站观测员至1990年,共计雨量观测36年。

听李老师儿子李树林讲述:“父亲比较认真,不管雨下的多大都要送到邮电局,将雨情发出去,有一年的一个晚上暴雨如注,街上的积水都到了小腿,父亲年老,母亲担心他腿脚不便,便让我去邮电局发报,当时我17岁,便连忙起身出发,不敢有片刻耽搁。当我发完报从邮电局走出时,父亲已经到了邮电局门口,我见他便说:我都这么大了没事的。他却说:我倒不是担心你,是怕你报文发不出去,影响了别人的安全”。听到这里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李老师虽然已经故去,但他的声、他的影仿佛就在我的耳畔、眼前!

图3  李树林(观测员儿子)手捧李如桓先生遗像


1991年——2014年,翻天覆地

时光匆匆不留踪,转眼已过30载,此时李如桓老师年事已高,即使可以观测也无法及时将报文送至离自家1公里外的邮电局,孩子们也有各自的工作。在他的苦苦寻觅下,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就是他的同事吕学峰老师,他与其共事多年觉得吕老师是个踏实可靠、认真负责的人,就手把手的将雨量观测、记载及发报教给了他的同事他的“接班人”吕学峰老师。经上级领导机关研究,同意迁站。于1990年将雨量器安装于吕老师院内他们两家相距700米左右。

图4  新绛雨量站第二任雨量观测员吕学峰


吕学峰,1932年出生,新绛西街学校教师、副校长,1990年开始兼任新绛雨量站观测员至2014年,共计雨量观测24年。

见其名就知她是一位如同雷锋同志一样可爱的人,我到她家时她刚过90岁生日,但她还依然精神灼烁、神采熠熠,她向我讲述她当年的点点滴滴,我仿佛也置身其中不能自拔,感受着她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卓越人生。

每有大雨就要三小时一报,当时没有条件就只能徒步将报文送至邮电局,到现在不知道走坏了多少雨鞋、用折了多少雨伞。1996年大雨,半夜去发报,走的太急到半路摔了一跤,浑身是泥爬起来啥也不管,继续走向邮电局,回来后衣服全部湿透,脚崴的肿了一周,家人就劝说:“别干了,何苦呢?又不挣钱还这么辛苦”但她总是说:“干都干开了,一定要把它干好、干到最后”!

图5、6  不知历经了多少岁月的雨量器


一次,吕学峰到西安开会,出发前她就查看了天气预报,当时显示近几日没有雨,她就放心的去了。谁知刚到西安睡下。半夜却突然雷声大作,她起来看了下窗外,知道要下雨了。由于出发前没有跟儿女交待量雨的事,担心没有量雨发报,给相关部门带来损失,便睡意全无,立即给儿子女儿打电话,一个劲儿的叮嘱儿女要注意量雨发报。第二天她从西安回来,第一句话就问儿女:“昨天下了多少毫米,给运城报了没有”,当听到一切正常时,才放心下来。正是由于她的高度负责,一度被省总站评为先进工作者,她的事迹还登上了《山西日报》、《黄河晨报》。

图7  《山西日报》、《黄河晨报》刊登吕学峰事迹


图8、9  吕雪峰同志获得的荣誉证书


2014年至今,进入新时代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的许多人的青春但也将我们的工作生活带到了新的起点。吕学峰同志从一个飒爽干练的铁娘子变成了和蔼可亲的传递人,201483岁的吕老师对雨量观测工作开始有心无力了,加之她老公又患有脑血栓时刻需要人员全程照顾,致使她无法再继续从事了30多年的雨量观测工作,可是她要找谁做她的“接班人”呢?这个问题困扰了她很久,她走遍了她的左邻右舍但都没人愿意接手这项枯燥琐碎的工作,无奈最后她找到了她的学生候爱明,候老被吕老师的精神所感动,最后同意接手这项工作。后经上级领导机关研究同意迁站,于2014年将雨量器迁至候爱明家院内,他两家相距200米左右。

图10  新绛雨量站第三任雨量观测员候爱明与雨量器具

侯爱明,1955年出生,新绛汽车配件厂工人,2014年开始从事新绛雨量站观测员至2017年,共计雨量观测3年。

由于候爱民的院内加装玻璃房顶,导致无法观测雨量,2017年迁至新绛水文站院内至今,两地距离1000米左右。

图11  新绛雨量站第四任观测员张薇

张薇,1990年出生,新绛幼师,2017年开始从事新绛雨量站观测员至今,共计雨量观测4年。

1954年复测以来,共有4位雨量观测员为此默默坚守,更为感动的是复测初期在那样一个艰苦环境下,用着非常简陋的仪器设备。我们老一辈水文人用斐然的成绩和突出的贡献践行了他们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只有一本本厚重的水文年鉴才能体现他们不平凡的奉献。

传承精神、奋勇向前

历史迈向新征程,时间跨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水文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必将坚定的传承水文精神,践行新时代治水理念,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使之成为指导我们不断奋进的伟大精神力量。

通过此次百年水文站的申报,让我们认识到水文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挖掘其宝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提高全社会对水文工作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发展愿景是:在今后对长期观测水文站点的历史资料、影像资料进行收集与保存,并制定相关制度、配置相应人员定期对符合条件的水文站点历史资料制定成册,保护好其宝贵的历史文化传承。并不断提升现有站点的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用更高水平的监测站点、更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更完善的管理体系、更高精度的测验要求,监测更全面的水文要素,从而提高水文服务质量,为减少国民生命财产损失做出更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水文贡献!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04日 17:13:32
文章来源: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站